笔者买车较早,作为驾车人,驾车感受悄然演变,从开始便捷优越感,到现在苦恼累赘感,甚至能不开就不想开,当然,有停车难、路况堵的客观原因,但驾车人的自身困扰始终挥之不去:夏天坐椅烫,空调温度调低到膝盖受不了,背后和屁股仍然出汗,腰背酸痛,为了赶路,疲劳还得坚持…
回顾中国汽车的发展:从小排量车禁止上高架路,到电动汽车补贴的鼓励,从早期的普桑到现在的特斯拉M3, 从1980年汽车年产量20万辆到2019私人微小型汽车注册量1926万辆,截止2019年底,私家车全国保有量2.07亿辆,驾车人达3.97亿,伴随着汽车的变迁,驾车人并没有脱离驾车困扰。
笔者今日走访了上海哺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旗下品牌KAIDIYA凯帝亚专注共享出行、健康出行、车载按摩业务,主 打产品是大巴车共享按摩垫,私家车车载按摩垫,在第四代凯帝亚车载按摩垫新品发布之际,有幸和公司创始人曹献凯先生会谈,当记者问到新上市的凯帝亚车载按摩垫的产品特点时,曹总从用户痛点谈起,到行业背景,再到产品特点,系统地介绍了这不起眼的汽车用品的发展变迁,令人耳目一新。
✎ 概要如下
1)腰靠:没有动力,只能算个支撑,它可以将人体背部和椅背隔离,但是大大增加了脊柱的压力和颈椎的压力,同样损害健康,也无法解决屁股出汗的问题;
2)木质、竹制、塑料坐垫:没有动力装置,只是用了貌似凉快的材质制作坐垫,因没有通风动力装置,不能实现有效的空气对流,不得不接受屁股依然出汗骨感现实;
4)通风垫:这种产品的典型特点是皮革打孔+内置风扇,几乎市面上所有的此类产品的面料为皮革,差的皮PVC皮,中等的PU皮,好一点的用超纤皮,孔的直径一般2MM,孔太大影响面料强度,内置风扇。这样的设计有了进步,但是,从使用的角度考虑,缺陷明显,人体会把孔堵住、风路不清,依然出汗。
总体概括,目前市场可以供给的车载按摩装置,不能满足驾车人需要,有些改良产品,但也太“朴素”,改的不彻底,考虑不周全,问题没解决,产品弊端多,大致如下:
凯帝亚车载按摩垫
颠覆性创新,解决多年困扰
大胆变革面料选材
放弃传统使用皮革和打孔的工艺,采用3D立体织物高分子材料,冬天不凉,夏天不烫,表面多空,内部为X交叉的支撑丝,厚度8-10mm,富有弹性,既大大增加了承压面积,又在人体和坐椅之间形成了空气流通的专属通道,带走人体热量,永远不担心堵住风孔。据曹总介绍,这个选择起源于在打高尔夫时,高尔夫电瓶车的坐垫多空通风的灵感。
如何在人体和座椅之间,形成一层均匀的空气对流层,但是又不能让人体的背脱离椅背?这就有赖于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新型发明,多功能机场导风板,让背后、臀部无死角的凉爽,导风板的外形凸点形状大小,既有利于导风,人体也不能有异物感,更重要的是,材料的配方,既要有一定的刚度,也要有一定的韧性,刚度保障必要的导风空间,韧性满足适应不同形状的座椅(不同品牌的轿车,座椅形状不尽相同),经过了近1年的试制、试用,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。(该技术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)。
电磁阀:联排,不低于5组为宜,分别对应肩颈部、背部、腰部、臀部、腿部,排阀组数足够,好比钢琴的琴键足够,才有可能弹奏出动听的音乐。排阀是单片机程序的直接执行机构,是用户享受多样组合按摩和指压的保障。
外观设计:凯帝亚车载按摩垫在外观形状设计,采用倒梨形,肩颈气囊高低可调20厘米适应不同身高,优质亲肤超纤和3D面料结合,时尚大气到位,功能不减,(该设计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授权,证书号第5601809号)
✎ 小编总结
而且,省去更换烦恼,成为你忠实的随车按摩师。
“一切为了用户体验”,凯帝亚创始人曹献凯先生如是说:“凯帝亚通过设计和制造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,传递自己的价值,成为社会的贡献者,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”